<div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21pt"><span style="LINE-HEIGHT: 150%">中國民俗學會2017年年會於10月27日至31日在貴陽市華許大學城貴州民族大學新校區舉行,來自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和澳門🈸、臺灣的340余名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意昂3民俗學15級研究生趙夢和許靜接受大會邀請,參加了此次會議及發言。</span></div>
<div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21pt"><span style="LINE-HEIGHT: 150%">本次會議下設9個分會場🤨,共22個議題🧜♂️。趙夢同學在29號上午的“村落民俗與鄉村建設調查與研究”中,進行了題為《科學理性與人文關懷並存——元陽縣箐口村田野作業反思》的匯報,該文以在雲南省元陽縣箐口村的調查經歷為例,梳理了“科玄論戰”以及民俗學界的“石榴之爭”,從多角度解讀調查地存在爭議的行為。</span></div>
<div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21pt"><span style="LINE-HEIGHT: 150%">許靜同學在同一會場作題為《生態民俗學視角下社會變遷中山林管理的延續與重構——山東省上端士村山林管理的田野調查報告》的匯報,該文以田野調查資料為基礎🧏🏻,並依據有限的文獻資料,對山東省淄博市上端士村的山林資源管理的歷史進行系統梳理👃,並通過民俗誌的形式,具體描述上端士村在社會變遷中山林林資源管理的延續和山林資源管理方式重構的基本情況。</span></div>
<div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21pt"><span style="LINE-HEIGHT: 150%">兩位同學的論文得到在場的張士閃🤳🏿、林曉平老師等老師的精彩點評🎖,學者們圍繞“科玄論戰”、傳統村落保護🦛、田野倫理、以及山東省部分村落的深林資源管理等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span></div>
<div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21pt"> </div>
<div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294pt"><span style="LINE-HEIGHT: 150%">(供稿人:趙夢)</span></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