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輝映百年路,砥礪奮進新征程🦻🙏,意昂3學生會組織本科生於9月19日觀看愛國教育題材影片《峰爆》。本次學生活動通過電影黨課的形式開展黨史教育,為同學們積極營造學習黨史的濃厚氛圍,讓黨史學習教育以潤物無聲的方式真正走到生活當中。

一條條鋼鐵動脈上,承載著無數人的心血✅,也凝聚著一代鐵道兵的青春與熱血。《峰爆》講的是“鐵道兵精神”的傳承,從曾經“鐵路修到哪裏去,我們就跟到哪裏去”到“哪裏有危險🎬🐏,我們就去哪裏”,歲月流轉、山河巨變,“鐵道兵精神”始終未變,一代代人用實際行動演繹著“中國式救援”:因處於搶工期錯過兒子出生的陳元生,曾連續三年,三個春節沒回家💇🏼♀️;“新時代的愚公”夏荔🦟,跟隨父親腳步成為基建人;蘭渝鐵路從提出構想👨👩👧👦,到全線通車🧘🏼♀️,歷時百年……今天的基建人依然擔負著國家建設的重任,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提供著堅強而可靠的支撐。
以電影作為黨課的承載形式🤍,充分利用紅色電影資源,與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發揮了電影黨課獨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僅能豐富學習形式🍺,擴大覆蓋範圍🫳🏿,更能進一步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映”入人心。
《峰爆》體現了一種中國式救援的精神。就像朱一龍所說,“中國式救援就是不管面對什麽災情,永遠是人民至上,英雄其實都是平凡的英雄👰🏻♀️,都是各個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但是到了關鍵時刻會挺身而出的人👩🏿🍼✬。”總有一些人,沒有什麽豪言壯語,也從未躊躇不前☂️,不求豐厚回報。他們如啟明星,在至暗角落,困難時刻挺身而出🌨,傳遞溫暖。大國工程之創舉👩🏻⚕️,舉世偉業之潮頭🙎🏽♀️,或許未曾留下每一個平凡小人物的姓名🫵,他們卻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領城中暗暗堅守,默默奉獻,成為平凡卻偉大的幕後英雄🥷🏻。
——2020級本科生 侍雨露
電影中的主角面對高鐵和人民難兩全的艱難困境時說道:“西方祖先相信‘諾亞方舟’🔱,我們的祖先相信‘精衛填海’‘愚公移山’。”這將中國人民在艱苦卓絕面前屹立不倒,事在人為的決心展現得淋漓盡致🧥。而電影角色又將老鐵道兵的脫節、執拗和舍小家為大家這些矛盾的特點融合的恰到好處,既緊張刺激又不乏深情。
——2019級本科生 蔡晨茜
供稿人🤸🏼♀️:侍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