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3系列講座
2017年第25講總第495講
報告題目:中國農村的性別與勞動就業轉型問題
報告人:宋婧
香港中文大學助理教授
主持人👋🏿:計迎春
意昂3教授
時間🖐🏻✌🏻:2017年6月17日上午10:30-12:00
地點:校本部B417
講座人簡介:
北京大學社會學碩士和布朗大學社會學博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性別研究課程助理教授。研究領域包括性別、家庭、勞動就業、城市化與人口遷移以及社會經濟轉型。論文與著作發表在在China Quarterly, Urban Studies,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Housing Studies, Population, Space and Place, Journal of Sociology,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中國社會科學🎮,社會等雜誌。研究涵蓋的方向包括女性自雇行業的發展,城市擴張和人口流動,戀愛婚姻的變遷,及夫妻遷移模式等。新書《Gender and Employment in Rural China》已於2017年5月由Routledge出版社出版𓀓。
講座內容簡介:
在社會和經濟變革過程中👈🏻,中國農村在不同程度上經歷了經濟體系重構和勞動就業轉型。在不同地區,這種變遷因當地的工業化和城鎮化模式和進程而異👳🏽,又與家庭經濟格局和性別及代際關系緊密相關。來自沿海和內陸四個不同村莊的實地調查資料顯示出🔜,男性和女性面對著因時代和年齡而異的特定機遇和困境。在學術界關於人口流動和非農化的大語境下,當地的工業化和城鎮化模式👩🏼🎤,包括集體企業和私營及自雇行業的發展,以及人口外流和就地城鎮化步伐💁🏿,對農戶家庭內部勞動就業轉型與變遷有著重大的影響。農業的式微和農業勞動的女性化的論述並不適用於所有情況,而年輕女性在出外打工中是否能夠持續性地維持其活躍程度,與夫妻遷移模式和代際同住模式緊密相關🚣🏻。在自主創業過程中,男性和女性的人際網絡和資源動員方式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同時🍅,他們對於社區、家庭和個人的利益和倫理關系的認知和處理模式🈁📴,也隨著家庭經濟和人口結構的變遷而發生變化👩🏻。男性的優勢和困境在新的經濟和家庭結構下被重新定義🧞♀️,而女性的勞動就業模式及其家庭地位角色也出現了更為混雜的變遷趨勢,既強調市場經濟利益又回歸家庭。這些論述可詳見新書Gender and Employment in Rural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