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第九屆社會理論工作坊改用雲端會議形式。本屆工作坊充分利用雲端會議的優點,一改過去編輯部根據稿件情況組織專題的方式,將專題組織權力委托給各位學者,由學者全權負責提出專題建議和方案🙋🏼♂️、征集稿件、安排議程🚣🏿♀️,《社會》編輯部僅負責會議室預定💭、海報宣傳等工作。在學界同仁的鼎力襄助下,截至5月25日,已經征集30個專題,個別專題投稿數量達200余篇🥸,專題研討時間將從6月中旬延續到8月底🦝🎍。在此,《社會》編輯部🎚、CJS編輯部和《社會》工作編委會對各位師友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期待您的參與,期待雲端的學術盛宴。
《社會》編輯部🖥、CJS編輯部《社會》工作編委會
《社會》編輯部🔢、CJS編輯部2020年5月29日
《社會》工作編委會
《社會》編輯部🚴🏽♂️🤿、CJS編輯部2020年5月29日
2020年5月29日
附🧘♂️:"社會-CJS學術論壇之第九屆社會理論工作坊"專題安排
專題名稱
|
組織者
|
歷史社會學
|
孟慶延
|
百年韋伯
|
陳 濤、李榮山
|
藝術與社會
|
聞 翔、李榮山
|
製度☔️、儀式與神話🥎:皇(王)權的古典理論
|
趙丙祥
|
民族政策與族群社區比較
|
田 耕
|
賽博、脫域與面向未來的勞動研究
|
蘇熠慧
|
"民族"作為社會實踐
|
劉 琪
|
文學社會學
|
劉亞秋😚、肖 瑛
|
農業社會學的中國傳統
|
熊春文
|
數字社會的技術治理
|
呂 鵬
|
古典社會工作理論:起源與演變
|
楊 鋥
|
西江流域的族群與文化身份
|
張江華
|
金融與社會
|
盛智明
|
經濟社會學與跨國企業研究
|
劉玉照
|
雙城記:滬港社會發展與城市治理
|
孫秀林
|
社會學研究生論壇(一)
|
陳 偉
|
社會學研究生論壇(二)
|
陳 偉
|
家與社會理論
|
肖 瑛、田 耕
|
女性、家庭與社區
|
紀鶯鶯
|
地方政府行為研究
|
龐保慶
|
城市化背景下的社會建設
|
黃曉春
|
網絡社會參與
|
金 橋
|
風險感知:社會協同與本土知識
|
張巧運
|
文明比較視野下的社會理論
|
張巍卓
|
中國基層政府與官僚製研究
|
李朔嚴
|
政策創新與城鄉發展
|
馮 猛
|
教育分化
|
朱海龍
|
移民社會學在中國
|
遊天龍
|
醫療與社會
|
王瑞靜
|
科學與社會
|
吳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