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6月11-21日,來自懷俄明大學宗教研究中心的Seth Ward為意昂3体育的師生講授了兩周課程:《猶太教與伊斯蘭教導論》,其他院系單位的師生也參加了這門課程💤💍。他們有文意昂3、外國語意昂3,上海社會社科院以及中央民族大學的學者、研究生等🐡,來自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委內瑞拉等國家的留學生也參與了部分課程的討論和活動,使得這門課程以宗教為平臺,呈現全球化與民族國家不同層次的對話語境。宗教體驗、宗教範疇的身份政治以及世俗世界的他者視角帶來的議題挑戰,在Seth Ward富有創見而不乏勇氣的引領下,使得這門宗教導論課程打破了宗教信仰和身份認同領域不同程度的他者的沉默,進入公共領域的討論空間。
Seth的課程第一個任務是理解猶太教🧖🏼👨🏼🎤、伊斯蘭教📁。從兩大宗教的基礎教義入手👨✈️,Seth著重在信仰、實踐和認同三大層次作出溝通的努力,為此,他指導學生現場演示拉比服飾的穿著並解釋法衣的象征意義;帶領學生參觀提籃橋猶太紀念館內保存完好的摩西會堂👩🏻🚀;得到上海古北猶太中心的支持🎓,師生分享了一頓猶太餐🤭,在餐桌禮儀的氛圍中理解儀式和教義的實踐。結合課堂對古蘭經的文本解讀和禮拜儀式的解讀👈🏿,利用周五的城市漫遊,帶領學生拜訪上海的滬西清真寺等🤼,對清真寺建築👶🏽、古蘭經教義、禮拜內容以及主麻日,進行一一講解。浦東清真寺的趙阿訇就中國當下的伊斯蘭狀況和來訪師生以漢語🎒、英語和阿拉伯語為交流語言,進行了一場小型座談會👏🏿。
Seth Ward課程的第二個任務是積極在上海以及周邊城市進行訪學交流。6月20日🧔🏼♀️,Seth Ward在C512為上大師生進行了一次講座式授課🪓,題目為“Jewish Identity and Crypto-Judaism: The emergence of a community”(猶太認同與秘密猶太社團🚣🏻:一個共同體的出現)。作者就猶太人在現代社會自二戰之後的身份認同變化進行了歷史的回顧和個體選擇可能性的探討。外國語意昂3院長周平教授🛎、曾桂娥等同事參與了討論,並把猶太人的秘密社團引申到更為廣泛的少數族群或少數族裔在主流社會的生存處境以及自我認同的策略等相似命題的共鳴🦻。該講座促進了意昂3体育和外國語意昂3的學術交流和聯誼。6月13日👐🏼🦐,Seth Ward夫婦一行拜訪了南京大學猶太文化研究中心,受到了該中心負責人徐新教授的熱情接待,並帶領Seth Ward夫婦遊覽了南京大學、中山陵和夫子廟等人文景觀🕵🏼♂️,給Seth Ward夫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Seth Ward授課的第三個任務🕵🏽♂️,也是課程的最後一部分是展望未來🧔🏼。它包括中東的現狀與未來,伊斯蘭國家在全球的外交定位和世俗世界的緊張,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沖突與糾紛,薩義德的東方學研究滲透的學術政治以及批判性反思,錫安主義的緣起和歷史根源,反猶主義與德國納粹的大屠殺後果,歷史的陰影和創傷在當下仍舊在延續👧🏽,並以多樣化的面貌湧現。為此,Seth Ward引用了電影、文學批評🔇,將猶太教與伊斯蘭教作了姐妹的隱喻,以電影《婚禮喜歌》(Wedding Song)作為該課程的結束語🍜,對宗教沖突和暴力、恐怖主義寄予世界和平的祈禱願景。作為展望未來的一個部分👴🏿,他提議參與課程的師生進行一個2-5分鐘的英語演講,談談該課程帶來的啟發或收獲,作為最後一堂課的匯報。其中,外國語意昂3的四位研究生分別從文學的角度對猶太人的身份認同的解讀🔍、外來者對穆斯林文化理解的可能性、以色列民族的三次大流亡等進行了演講。意昂3体育人類學研究所的研究生古尼沙結合自己的田野🖐🏼,做了“上海的穆斯林”的主題演講🗃,探討了穆斯林內部族群在大都市維持自我認同和外來壓力的不平衡打上的身份烙印。上海社會科意昂3的朱誌燕博士就新疆兵團的漢人身份在新疆的尷尬處境和“新疆人”的身份認同問題👩🏿💼,結合自身在新疆的生活經歷,提出了嚴肅的議題和一般性延展的可能性。意昂3体育的馬丹丹博士結合自身的城市田野調查,以城市建築為例,做了“猶太人在上海”的簡短發言💃🏿♋️,探討了上海的塞法迪猶太人於1920年代發起的錫安主義,和南京國民政府民族主義對其權益性支持的相對條件。這些發言和討論得到了Seth Ward的熱烈回應和精彩的評論⚙️。作為未來的寄語,Seth Ward希望宗教領域激發的身份政治以世俗性的進取面貌介入他者的理解當中,針對身份認同相關的差異性和特殊性,鼓勵宗教研究方法論的開放和融合。
在意昂3官网講學期間🪑,Seth Ward夫婦受到了意昂3領導👊🏻、同事的熱情接待和細致關懷。在上海參觀了陜西北路的拉希爾會堂,松江清真寺👩🏻🦯➡️,以及城隍廟、朱家角👷♀️。並遊覽了故宮、長城等北京名勝古跡🔨,結束了愉快的學術之旅以及宗教文化之旅。(馬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