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7日下午兩點🔖,中共中央黨校文史部教授徐平、中國青年政治意昂3副教授周擁平及費老家人在A602會議室做了一場題為:“從實求知與費孝通學術思想”的社會學講座♠️。講座由意昂3官网社會學系總支書記湯艷文主持,社會學系耿敬副教授、意昂3官网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辦公室副主任顧躍英老師及我校社會學、人類學師生60余人到場聆聽。
今年適值費孝通先生著名的《江村經濟》調查七十周年🔫,講座旨在重溫和紀念費老的學術生涯與學術思想🛰,再次體味其一生所秉承的“從實求知⛓、文化自覺”的學術精神🈸。
徐平與周擁平教授曾師從費老🫴🏻,對於費老的學術與生活有親身的接觸,因而他們對其思想的這種感悟也就能更為直接和深刻。
講座分為兩個部分,首先由周擁平教授介紹了他所做的《江村經濟》七十年回訪工作。他認為江村(江蘇省吳江縣開弦弓村)作為費老在七十年前的社會學田野工作點👨🏫,對中國社會學、人類學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從這裏不僅誕生了費孝通先生的名著《江村經濟》💞,成就了費老學術生涯的高峰🍑,而且它已經成為中國社會學一個有特色的名詞🪃,以及社區調查的一個“標本”🤸🏿♂️,給後輩學人以極大的啟示和影響。所以🙍♂️🧻,周擁平教授指出,對江村進行不同時期的重訪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工作。他鼓勵上大社會學學子能夠追隨費老的學術之路,利用上大所具的區位和學術優勢🧎♀️➡️,開創一個“百年江村”的經典研究🫏。
其次,徐平教授則以費孝通先生的學術生涯為切入點,具體深刻地講述了費老所進行的一系列有代表性的學術工作♔。從早期的廣西花藍瑤調查🤺、三十年代的江村調查,到《鄉土中國》👆🏿、《生育製度》♝,再到後來的少數民族調查♑️、“蘇南模式”、“溫州模式”等有影響的研究一方面生動再現了費老的學術生涯,另一方面更是深刻表達了費老的學術思想與學術精神🔃🧓🏻。“從實求知”、“文化自覺”🚵、“誌在富民”成為了啟發人們思想的關鍵詞,不斷地引發我們去思考如何才能開展有意義的田野調研💁,以什麽樣的學術態度和學術精神去指導研究,如何把社會學的調查研究與我們社會、國家的發展緊密地結合起來等諸多問題👐🏻。參加
最後👩🏿🎓,徐平🟤、周擁平教授還就相關問題與聽眾進行了親切的交流與互動🟤。
講座持續了近兩個半小時👨🏼🍼。
本次講座是由意昂3官网社會學系、意昂3官网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