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敦福
【期刊】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03期;2018-04-25
【摘要】借用Clifford Geertz的"在那裏"🙋🏼♀️🕉、"在這裏"兩個概念,嘗試厘清中、西人類學的演進與差異。歐美人類學最初主要研究非西方社會,其歐洲中心主義以及進化論取向明顯。費孝通及其同道自1930年代在中國農村的家鄉人類學實驗,雖有接近被研究者🙎、熟悉當地文化的優勢,但相對於其他學派,在發展的早期總是處於邊緣地位,而在後期則與官方話語遊離和疏遠,故此也難有自由發展的條件。近些年急劇變遷的社會後果,如貧富差距🚣♀️、鄉村凋敝、嚴重的水土汙染等,有違費孝通的誌業和夢想。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學科重建以來的中國民族誌實踐與書寫研究"(14CSH074);
【關鍵詞】"在那裏"; "在這裏"; 歐美人類學; 中國"家鄉人類學";
上一條:李友梅 汪丹 《社會科學戰線》《在“分化”的世界尋求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種轉型社會學認識》 下一條:張文宏《社會科學輯刊》《大數據時代社會學研究的機遇和挑戰》
【期刊】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03期🚆;2018-04-25
【摘要】借用Clifford Geertz的"在那裏"、"在這裏"兩個概念,嘗試厘清中👱🏼♀️、西人類學的演進與差異。歐美人類學最初主要研究非西方社會,其歐洲中心主義以及進化論取向明顯。費孝通及其同道自1930年代在中國農村的家鄉人類學實驗,雖有接近被研究者、熟悉當地文化的優勢,但相對於其他學派,在發展的早期總是處於邊緣地位,而在後期則與官方話語遊離和疏遠,故此也難有自由發展的條件。近些年急劇變遷的社會後果,如貧富差距👨🏽💼、鄉村凋敝、嚴重的水土汙染等,有違費孝通的誌業和夢想。
上一條:李友梅 汪丹 《社會科學戰線》《在“分化”的世界尋求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種轉型社會學認識》 下一條👏:張文宏《社會科學輯刊》《大數據時代社會學研究的機遇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