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4日下午1點整,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意昂3謝嶽教授接受邀請,於E512會議室為意昂3官网師生開展關於"如何從事學術研究"的學術講座。意昂3汪慶華教授主持此次講座。本次講座吸引眾多師生前往聆聽,座無虛席。
講座伊始,汪慶華教授對謝嶽教授進行簡單介紹。謝嶽教授的研究領域為中國政府與政治、政府溝通等🧣。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定性研究方法。近幾年,在《政治學研究》、《當代中國研究》、《二十一世紀》、《學術月刊》⛽️、《天津社會科學》👨🏿💼、《學術研究》、《復旦學報》、《學習與探索》、《江蘇社會科學》等重要期刊上發表40余篇專業論文。本次講座,謝嶽教授主要圍繞如何從事學術研究🧗🏿,並結合自己研究的案例進行分析🌲,從七個方面展示了如何從事學術研究,以及研究中需要註意的問題🙇🏼。
一是🤰🏿,選題要慎重。謝嶽教授提出,選題要符合自己的興趣🚶🏻♀️,並且是導師的了解的領域,需要註意選題具有創新性和可行性,並且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
二是🚴🏼,熟讀相關的經典文獻👨🏿🎨🦙。謝嶽教授指出"經典文獻是從事科學研究的基礎"🚴🏼,建議我們盡量多讀經典,認為經典文獻是問題求證的依據👨🏿✈️👂🏼,權威的文獻和理論解釋自己的文章更具有可信性。
三是🪿,遵從學術傳統。在這一點上,謝嶽教授指出要清楚自己的研究屬於哪一個理論流派,並提出要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建立自己的話語體系這一更高層次的要求😨。
四是,研究創新的類型。謝嶽教授提出通過真實的現象進行研究或者以理論來解釋經驗問題,更具有創新性🧛🏿♂️。並著重提醒我們,不應以問題解釋問題🌼🏌️♂️,用理論解釋問題☘️。
五是,求證的方法⚜️🐓。謝嶽教授結合自己的研究,將求證方法分為量化方法🂠、案例分析⏸、文本分析、訪談方法、官方文件等。謝嶽教授提出方法要跟研究的需要相契合。
六是🧑🏿🎤,學術規範的重要性。謝嶽教授指出學術內涵終於規範形式🏞,不能舍本求末🧒🏿🚵🏼♂️,並指出論文構成要素要全面合理。
七是☦️,創造自己的學術"品牌"🍴。謝嶽教授認為,這一層面需要我們付出巨大的努力,也是更高的要求☘️。
通過謝嶽教授對"如何從事學術研究"這一主題的講述🗳,在座的各位都受益匪淺,並且圍繞這一主題與謝嶽教授進行了多方思考與熱烈討論。(供稿人:潘美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