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馬丹丹
【期刊】 《社會科學論壇》2015年6期
【摘要】 居住問題在中產階層研究中占據的比重不大,空間視角很有活力地補充了階層研究的視野,使住宅成為中產階層自我意識的建構與外化,構成了社會生活變遷的微觀層面🤜🏼。空間的概念,實際是嵌入住房改革的進程之中🧑🦼。住房改革推動的私有化進程,可以說是一系列社會不平等的"始作俑者"。這方面,社會學對住房改革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王亞平梳理了住房改革的歷史進程,從中發現,住房改革在實現住房商品化的過程中,產生了住房的分層,進而社會分層拉大。戴維斯從消費的角度研究住房消費,探討私有產權意識如何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家庭倫理道德在兄弟之間的財產糾紛、離婚涉及的財產糾紛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張驪探討私有空間的建構是如何創造中產階級以及文化,認為消費在中產階層的自我認同當中占主導地位。私有化、私有空間和"間接統治"相輔相成,塑造了中產階層社區的優越性,也產生了空間的對抗與張力↘️。
【關鍵詞】 住房改革; 中產階層; 私有空間🧔♂️; 私有產權意識
【基金】 2013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科研創新(一般)項目《全球化視野的邊緣中產階層的湧現——以上海的生產、消費和居住空間為例》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B.10-0137-1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