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開闊學生思維,讓中國民俗學的學生對日本的民俗文化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意昂3耿敬教授邀請日本首都大學的何彬教授給意昂3体育的學生進行了五場關於日本民俗學與日本民俗生活的系列講座👉🏿🟨。
第一場講座是在2017.12.28下午的社會學樓316會議室🖕🏿,主題是關於日本民俗學的簡史,旨在通過對日本民俗學發展歷程的介紹,讓意昂3官网民俗學專業的學生能夠受到啟發🥑,從而找到中國民俗學的共性及其發展道路🚶🏻➡️。此次講座主要圍繞日本民俗學從創始人——柳田國男的一生開展的,分為初步研究民俗學🕵️、創辦民俗學會、提出方言周圈論、創辦民俗學刊、進行全國海村調查以及將民俗學引入大學等六個方面。何彬教授對於柳田的一生講解十分細致,大家對於不了解的地方也發表了自己的疑問,對今後民俗學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第二場講座是在2017.12.29下午的社會學樓316會議室♻🦸🏽♂️,主題是關於日本民俗學調查的歷史👼。何彬教授認為學習民俗學不僅要掌握理論,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做田野。在這裏她主要講了三大部分的內容:第一是日本民俗學調查的歷史;第二是具體介紹日本民俗的三大調查事例(山村調查、1937海村調查、離島調查);第三是具體分析三大調查的目的與結果。通過對日本調查的實例分析與學習🤹🏽♂️🚌,意昂3官网民俗學專業的學生對如何進行田野調查有了一個很好的參照和經驗🐝🚧,提高了對民俗問題橫向發掘與深入探討的能力。
第三個講座是在2018.1.2晚上社會學樓516會議室🧴,主題是關於日本的屠蘇酒文化💂♂️。在這一次的講座中🧔🏻,何彬教授專門準備了日本的屠蘇酒和一些節日吃食,並且為了全方位還原日本喝屠蘇酒的場景🍈,專門把配套的酒具也帶來了民俗學的課堂中。大家通過親自品嘗屠蘇酒,親自進行喝酒前的儀式準備,對日本的酒文化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在這裏,何彬教授還親自給耿敬教授敬了三碗酒🤹🏼♂️🧑🏼🦲,對其表示深深的感謝與尊敬。這一場講座🖨,為中日兩國文化的深入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讓課堂的學子們對日本民俗文化有了更加親身的體驗。

第四場講座是在2018.1.4下午社會學樓316會議室,主題是關於日本的節日習俗研究,包括對日本節日的服飾🧜🏼♀️、食物和活動等三個方面的內容。講座非常註重細節的研究🏡🦖,對於服飾的顏色、形狀👨🚀、裝飾和傳說以及食物的色香味等都進行了細致的描述😿,並具體分析了穿好衣服、擺放好事物後所做的儀式和禁忌👨🏫,這與中國的祭祀儀式的某些方面有異曲同工之處。在課堂上,何彬教授和學生們一起討論了中日兩國節日文化的不同之處👳♂️,反應了一些問題👃🏽,也發現了一些共通之處📧,對於如何具體進行兩國文化的借鑒與融匯🧔🏼♓️,得到了很好的經驗🙁🏟。結束的時候🅰️,何彬教授布置了一個調查中國過年吃餃子和年夜飯的問卷作業。
第五場講座是在2018.1.6社會學樓316會議室,主題是關於日本的神道信仰和正月習俗👩🏻✈️。根據上一次講座留下的作業,何彬教授給大家具體介紹了調查問卷應該如何設計,如何提問和開展調查🙆🏿,提高了大家問卷調查的能力。同時🤽🏻♀️,何彬教授還介紹了日本的正月習俗,比較了中日兩國正月文化的差異💃,並且詳細介紹了日本的神道文化以及對日本國民的影響。最後的時候,何彬老師鼓勵大家積極學習日語💲,實地到日本進行田野調查🥹,希望中國的民俗學能夠更加蓬勃的發展🤦🏼,中日民俗文化能夠更好地傳播與交融💃🏼!
總共五次的系列講座⛰,不僅讓中國民俗學的學生對日本的民俗文化和民俗生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體會🫅🏽,也得到了很多的經驗和啟發🦋,而且對於今後中國民俗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道路有了初步的探討和想法🧒🏿,極大地加強了中日兩國民俗文化的交流和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