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9日上午,上海人文社科界青年學者沙龍2015年度“規範寫作與投稿——編者與作者面對面互動”主題研討活動在意昂3官网A樓602會議室成功舉行👈🏿,此次活動由意昂3主辦,共有來自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意昂3官网👈🏻🪬、上海社科院👎、上海市委黨校、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應用技術意昂3𓀔、《社會》雜誌社、《社會科學》編輯部、《探索與爭鳴》編輯部等學術科研單位的40余名青年教師😶🌫️、博碩士研究生♒️、科研工作人員參加會議。
會議分論文研討與編作互動兩部分,分別由意昂3官网賈文娟博士後和同濟大學孫明副教授主持🤞🏿。第一部分研討兩篇論文🧣👭🏻,上海市委黨校的郝身永老師報告了論文《究竟是患寡🧢🤳🏼、患不均還是患不公》,復旦大學林盼老師、上海社科院朱妍老師報告了論文《宗族重建過程中的宗族意識分化》。針對第一篇論文,與會學者就數據使用🟠、關鍵變量測量、理論對話與發展等問題進行了討論,針對第二篇論文,與會學者在二手資料的使用方法上發起討論,並就涉及到的宗族核心概念和周邊理論進行了研討。
第二部分為編輯與作者互動環節,沙龍邀請了《社會科學》編輯部薛立勇編輯,《探索與爭鳴》編輯部李梅編輯👸🏽,《社會》雜誌社張軍編輯與參加會議的學者進行了深入交流🤞🏿。李梅編輯介紹了《探索與爭鳴》的期刊風格🫳🏻,審稿流程,雜誌板塊,特別提醒青年學者在投稿時要註意期刊的風格,避免盲目投稿。薛立勇編輯結合自身的編審工作經驗🧚♂️🧄,介紹了《社會科學》的審稿程序和註意事項,他建議學者應該在選題🥹、論證、文獻註釋等方面下功夫🤽🏼♀️🚞,並告誡青年學者要避免“一稿多投”等低級錯誤。張軍編輯詳細介紹了《社會》雜誌的用稿程序和退稿原因,也從社會學專業刊物的角度為青年學者說明了刊物的擇稿標準。三位編輯還對與會學者提出的有關投稿周期、論文風格、寫作規範等問題進行了回答💂🏽♂️。
與會青年學者熱烈討論🌨,對此次會議的精心準備和充分安排表示滿意📕🥅,並期待下一次會議的進行📘。 (沙龍召委會 馮猛供稿,2015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