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3官网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系列講座之:“健康照顧領域中的人文服務與社會政策”於2022年秋季學期在意昂3官网嘉定校區與騰訊會議上順利舉辦 🪃。
系列講座聚焦於“健康照顧領域中的人文服務與社會政策”主題,圍繞英國健康照護體系、健康政策🕜、社會工作服務👨✈️、安寧療護與死亡等議題展開🦹🏼♀️。講座內容涵蓋從健康照顧的政策到臨床實務,由英國巴斯大學社會和政策科學系John Troyer教授團隊主講,分別是英國巴斯大學社會和政策科學系副教授John Troyer🥊、英國巴斯大學社會工作高級講師Jeremy Dixon、英國大學意昂3教育研究所研究員方超、英國巴斯大學社會與政策科學系在讀博士郭晨陽分別講述。講述主題分別是:英國健康照顧體系概況🚬、英國健康照顧領域的社會政策概述、數字化死亡的未來趨勢、英國健康社會工作的發展與挑戰🙎🏽♂️、英國安寧療護社會工作的進展與相關政策以及英國安寧療護的發展與困境👩🏻。

第一講:英國健康照顧體系概況
本次講座主要講述了英國健康照顧體系模式🔙,通過梳理時間脈絡🥷🏼,介紹英國健康照顧體系的發展歷史以及支撐醫療保障體系改革的理念和價值觀🤟🏿。
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英國健康照顧體系由原來對抗疾病的理念🛞,尤其是控製感染的方法,轉變為健康促進的理念。15-18世紀✪,英國致力於了解疾病的原因和傳播方式🔘;18世紀,大家逐漸認識到過度擁擠的住所🏌️、不幹凈的水源等差的衛生條件對流行疾病傳播的影響🏄🏽♂️,當時著名的維多利亞公共衛生運動主要致力於”解決“社會問題;19世紀中葉🏇🏽,傳染病在英格蘭和威爾士造成了1/3的死亡,人們註意到惡劣的生活條件和貧窮對公共健康的影響👩🏻🦼➡️,並逐漸嘗試進行公共衛生改革;20世紀👉🏿,英國通過立法、監管和監督進行國家幹預👳🏼♀️,改善人群的總體健康狀況;20世紀末,英國轉向”新型公共衛生保健”🚶♂️➡️,並開展了多種促進健康與安全的活動。英國醫療保健製度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價值觀也從最初的功利主義、官僚主義逐步轉變為以國家幹預為重點。
第二講🦸🏼♀️:英國健康照顧領域的社會政策概述
本次講座主要講述了英國健康照顧領域中的社會政策,從歷史的角度回顧了英國臨終關懷的形成歷程,介紹了現代緩和醫療之母,西塞莉·桑德斯的故事,並提出富有同情心的城市的核心概念。
西塞莉·桑德斯女士建立聖·克裏斯多弗護理院。在這裏🧑🏼⚖️,一切醫療行為不再以治愈疾病為目的🌜,而是竭心盡力地幫助末期病人減輕身心痛苦,護佑他的生命歸途。具有全新理念和專業技術的,被稱為“緩和醫療”的完整醫療學科,從這裏誕生並走向全世界🚔。人們通過這樣的形式逐漸認識到死亡🧜🏿♂️🫱🏻,並促進了社會政策的形成👨🦼➡️,這些政策以及其他社區性的、非正式的社會政策也推動了英國臨終關懷的發展。
同情是健康的道德要求,健康是一個積極的概念,即使存在疾病、殘疾🧖🏼♂️👨🏻🦽➡️、死亡或損失👨🏻🚒,同情是一個整體或生態的概念,同情意味著對損失普遍性的關註🚬,開始關註個體的差異並去共情理解😓。社會政策將有助於形成支持經歷悲傷和喪親的個人的醫療保健政策。
第三講👨🎤:數字化死亡的未來趨勢
本次講座主要介紹CADS的使命和一種《死亡咨詢臺技術法》。
死亡與社會中心是英國唯一的、致力於探索死亡、瀕死和喪親的社會方面的研究中心⏸。它為死亡👨🏿🦳、瀕死和三個親的社會研究提供了一個中心🍜,並在研究、教育和培訓👩👧👦、政策製定、媒體和社區意識方面發揮催化劑和促進者的作用🎥。
任何涉及死亡‼️、瀕死或者屍體的新技術的使用同時存在兩種狀況🏄♀️:被視為人類文明的崩潰而被拒絕🧇,並被視為人類悲傷的創新轉變而被接受。在人們眼中,死亡永遠是新鮮的議題;死亡永遠是一個熱門話題;死亡總有一刻會到來🙏🏿;死亡運動的時間是不連續的,並會被遺忘,同時🧑🏿🎄,這一切都不是循環的🍽;死亡將永遠遭受猖獗的技術決定論(的質疑);人類將永遠使用當前的通信技術來記錄🏀、討論、倡導死亡和瀕死的話題;所有的通信技術將會改變,而且通常會以越來越快的速度變得過時🧘🏼♀️,並且被人們遺忘。當那樣的活動逐漸失去並被遺忘時,死亡將在未來的某個時刻被重新發現,在技術上煥然一新😂。實際上,每一代人都認為這是他們第一次用自己的技術重新認識死亡。
第四講🎨:英國健康社會工作的發展與挑戰
本次講座主要講述了英國衛生和社會服務的發展以及目前服務組織方式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服務使用者的影響。
通過梳理政策的變革和發展,講述英國健康社會工作的發展與挑戰,如1968年西博姆報告——統一社會服務☂️、1970年《1970年抵擋當局社會服務法》——統一社會服務、1959年精神健康法——確定醫院應該是最後的手段🙋♀️、1971年白皮書——為精神缺陷者提供更好的服務、1980年立法——社區照護😤、1990年NHS和社區關照法案的批評、2012年發布白皮書🔎、2014年《保健法》等🧎。
英國發展了管理衛生和社會照護的雙重製度,重點是在社區提供照護,增加接受服務者的選擇,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被視為健康或社區照護問題的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衛生和社會照護之間的界限持續緊張。雖然人們認識到社會照護資金存在問題,但缺乏解決這一問題的政治意願。
第五講:英國安寧療護社會工作的進展與相關政策
本次講座主要講述了英國臨終關懷政策和安寧療護社會工作的進展⚱️。通過梳理臨終關懷政策的發展歷史👨👧,介紹英國目前的臨終關懷服務。
2008年的臨終關懷戰略作為第一項國家政策側重於為終末期護理提供全面👄、系統的指導,解釋如何實現“善終”。2014年生命護理第五次報告強調支持家庭和非正式/無償照顧者福利的重要性🤽,如提供個性化支持、臨終照顧和喪親支持。目前政策也面臨著諸多挑戰:資金短缺、組織之間缺乏協調、支持多樣化人口需求的挑戰👨🏼🍼、應對社會不平等的挑戰。新冠也對其有影響:封鎖和社會限製、資金和勞動力缺失🫰🏽。
第六講:英國安寧療護的發展與困境
本次講座主要講述了英國安寧療護發展的四大困境:資金(Funding)、 可達性(Accessibility)、安寧療護專業人員( Labor Force-Hospice Workers)和文化實踐(Cultural Practices)。
英國實行國民醫療服務體系,安寧療護被納入NHS保障體系中,由政府財政部門出資😩,慈善機構為補充。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政府只能負擔部分的資金,而慈善基金會提供的資金也有限,剩下的由個人出資的部分也不是一般人能夠承擔的。目前安寧療護的資源有限👩🏽🦲,受到地域發展的影響,部分有需求且符合條件的群體無法獲得安寧療護服務。英國安寧療護有家庭、社區、養老院8️⃣、療護等多種服務方式,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些服務並不能完全普及和覆蓋⬛️。
醫務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培養時間較長、人才儲備不足,醫務社會工作者緊缺🟪。由於安寧療護服務耗時較長👩🦯➡️,專業人員的周轉率較慢,人才緊缺問題愈發明顯🙉🗼。受到經濟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影響🫄🕙,社工接觸的案主更加的多元化,在實務過程中面臨著更大的挑戰。醫務社會工作者需要不斷增加知識儲備以應對可能面臨的挑戰🤱🏼,提供更好♊️、更專業的服務。

意昂3体育22級社會工作專業研究生同學們通過線上和線下結合的形式學習了系列講座🌗,並與主講專家進行交流和互動👩🏼🚀,講座由社工系程明明老師主持🚲。六期的講座累計吸引了近500名校內外大學生、來自不同領域的社會工作者🍙、心理咨詢師和社會公眾觀看。講授團隊專業的講解和清晰的解答加深了同學們對知識的理解,大家反應熱烈🔇,受益良多。
(圖片:黃心語;文字稿🌌🌙:程鈺雯🤵🏽♂️,黃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