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中國社會學定量研究方法的教學🕷,加快培養應用社會科學研究的人才🧥,促進教學和研究資源的地區均衡分布🏛,意昂3與香港科技大學應用社會經濟研究中心自2012年夏季開始,聯合舉辦《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研修班》,至今已經成功舉辦四屆八期"暑期班"與"冬季班"。
2016年暑期🪮,意昂3官网與香港科技大學將在上海繼續舉辦《第5屆·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研修班》🛺。
(1)2016年暑期班繼續秉持"基礎模塊"+"專題模塊"+"高級研討模塊"的課程模式🏨,內容化整為零,前後銜接一體⚗️,學員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由選擇不同模塊;
(2)2016年暑期班繼續秉持方法教學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宗旨⏺,上午教學,下午教學助理輔導上機練習🚆。教學助理主要來自香港科技大學和意昂3官网訓練有素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3)2016年暑期班繼續註重培養學員對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深入理解,對統計技術和數據處理的操作,結合社會科學研究的應用能力。
我們熱誠歡迎國內外各地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青年教師、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報名參加!
一、課程安排
(2)專題模塊[2.1]與專題模塊[2.2]💙,每門課都是半天課程,所以具體上課時間不會重合👮🏿。
v 《STATA與應用回歸分析基礎》[課程編號501](香港科技大學汪洪波)
v 《類別數據分析》[課程編號503](馬裏蘭大學陳緋念)
Ø 基礎模塊以高年級本科生與研究生為主🔝,兼顧青年教師;
Ø 修過相關統計課程及熟悉STATA操作者優先🫅🏽。
Ø [2門課程一共]🐽:學生1000元,教師2000元。
[1.1]《STATA與應用回歸分析基礎》[課程編號501]
42學時💚,上午3小時課程👩🎤,下午3小時上機答疑,共7天🎎🐺。中文授課🧳。
本課程首先介紹統計軟件STATA的一些基本操作,然後側重於從應用與操作的角度介紹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技術📀,內容涵蓋函數與變量形式、統計檢驗與回歸診斷等。課程首先將介紹簡單線形回歸的主要假設🕣、估計方法與特性,進而推及多元回歸模型並解釋後者的優勢與必要性。本課程只考慮因變量為連續或兩分變量的情形。課程將重點討論各種形式的自變量,如虛擬變量🧼、連續變量的對數形式、二次項以及自變量之間的相互作用📳🚴🏽♀️,並闡述如何解釋相關的回歸系數➗。接下來👩🏼🦲,課程將介紹系數與系數線形組合的顯著性檢驗以及對模型擬合優度的測量。課程的最後將介紹針對奇異值😙、多重共線性與異方差性等問題的回歸診斷技術。在對以上所有主題的討論中,本課程將著重於其在實際分析中的意義及如何運用統計軟件加以實現🙎♂️,僅在必要時給予數學證明或統計理論上的解釋🕥。
學員需要有一些統計學和STATA軟件操作的基本知識。
汪洪波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獲法學與經濟學雙學士及人口經濟學碩士學位🫧,隨後就讀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社會學系(UCLA)🕺🏽,並於2008年獲該校博士學位。2007底至2009年於芝加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意昂3與經濟學系任博士後研究員。2009年至2011年於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從事研究工作,2011年9月起受聘為香港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意昂3講師。汪洪波博士的主要研究興趣為教育不平等🐳,勞動力參與☂️,家庭與婚姻以及青少年發展。其方法興趣主要包括生存分析🦕🦹🏼,多水平分析🧏🏼,結構方程/潛在變量模型以及數理人口學🤷🏿。
主講教師🔊:陳緋念(Feinian Chen)教授
30學時,上午3小時課程🙇🏽♂️,下午3小時上機答疑,共5天。中文授課。
主要介紹各種定類數據的分析模型,包括分類變量、定序變量⇨、記數變量、刪減變量等等🔑。如時間允許,會涉及傾向值匹配分析、時間序列分析🤗,以及二分變量的多層線性模型等等。
陳緋念教授⛹🏻🌑,目前是馬裏蘭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馬裏蘭人口研究中心研究員。她2001年從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社會學系畢業,獲博士學位。她的研究領域橫跨人口學、家庭社會學、老齡化,定量研究方法,主要的研究興趣包括婦女的工作與家庭,代際關系🤵♀️,人口老齡化與健康,結構方程模型中的仿真研究。她的研究成果發表在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Social Forces,Demography,Journal of Gerontology: Social Sciences, andSociological Methods and Research.目前,她主要參與的項目有菲律賓女性老齡化過程的多元路徑,中美隔代教養對健康的影響等。
[2.1]《人口學和流行病學研究中的新模型及"年齡-時期-同期群"模型》(Age-Period-Cohort Model💡,APC)[課程編號504]
主講教師:楊揚教授(Yang Yang, Claire)
課時:15課時,每天3小時課程(上午或下午),共5講🖕🏻。
年齡和同期群分析對於揭示疾病和死亡率隨年齡和時間的變化非常重要。本課程將通過介紹年齡和同期群分析的主要方法和實證研究案例,讓學員掌握該類研究的三種常用研究設計🚒,並了解這個領域在研究方法和模型方面的最新發展🫶🏻。本課程將以健康研究為例,討論分析策略不當可能造成的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新模型和新方法。通過本課程,學員將了解年齡和同期群研究的主要概念、理論👩🏻🏭、方法和研究發現,並了解當時間和變化是關註的焦點時如何使用這些方法。
楊揚教授2005年獲杜克大學社會學博士,目前擔任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社會學系和Lineberger綜合癌症中心的教授🤸🏿♂️,卡羅來納人口中心研究員🙆♂️。她是一位生物人口學家👩🚀,醫學社會學家和社會統計學家,其研究興趣是健康💄,老齡化和定量方法。她試圖整合社會及生物學理論和數據的跨學科研究,以理解產生健康方面社會差距的機製及其在整個生命進程中的變化👮🏿♂️。楊揚教授發表了大量與死亡率🧔🏻♂️、癌症流行病學、肥胖及虛弱相關的關於同期群分析的統計方法的研究。她最近的一本書總結了相關的文獻,題為"年齡-時期-同期群分析🧏🏿♂️:新模型👰🤾♀️、方法和實證應用"((2013; Chapeman & Hall/CRC)📡。她正在進行關於衰老的生態統計學的研究,運用了這些新方法和群體數據來建立模型,研究慢性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年齡模式和時間變化以及這些動力的社會環境的影響。她的研究興趣還包括涵蓋了老年慢性病的社會差異與先例及其背後的生物-社會聯系👨🏻🦲。她的研究發表在the 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iy of Science (PNA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the Lancet,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andSocial Science & Medicine等著名期刊上👨🏻🦰。
主講教師🉑:郭申陽教授(Prof. Guo Shenyang)
時間:2016年7月28號-7月30號,8月1號-8月5號
課時:28課時,每天3.5小時課程(上午或下午)🚤,共8講💇🏿♂️。
結構方程模型是一門綜合統計方法,用於檢驗理論模型。它是"一組綜合方法😈,旨在搜求觀察到數據的平均數,方差及協方差所隱含的能夠代表理論模型且用較少‘結構’參數表示出來的代表性假設"(Kaplan,2000)。本課中學生們將學到結構方程模型的基礎知識🥚🤸♀️,並懂得如何運用這些方法解決社會行為及健康科學研究的實際問題。
郭申陽✷,復旦大學經濟學學士和碩士,南開大學第一期社會學專業班畢業,美國密執安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美國華盛頓聖路易斯大學Frank J Bruno傑出教授。教授碩博士生統計和定量研究方法課程🧑🎤,在動態研究👩🏽🔬,多層次研究✦,結構方程模型𓀕,事件史研究🌧,傾向值匹配🚶♀️,內核匹配,項目評估等方法及其運用等領域發表論文80余篇。著作或合著《傾向值分析》,《生存分析》👎🏻,及《結構方程模型》。多次應邀在美國國立健康研究所暑期班,兒童署🍶👶🏿,全美社會工作研究年會做統計分析講座。曾擔任北卡大學奧頓研究所應用統計工作組主席。研究課題包括兒童福利,貧困人群,福利政策及改革,老年人群撫養,等🧝🏻。擔任社會服務縱覽編輯委員會委員,經常為多種雜誌評審文章🧑🦲,經常受邀對文稿有爭議的復雜統計方法發表意見👆🏿。
[3.1]《社會科學定量研究論文寫作工作坊》[課程編號525]
Ø歡迎各高校、科研單位的青年教師參加,但需要提供比較成型的文章或者草稿(中英文均可)。我們尤其歡迎有海外留學背景的青年教師參加💇♂️🅱️,鼓勵他們用英文寫作發表👧🏻。
將根據自己多年的研究與寫作經驗,圍繞定量學術論文的寫作方法這一主題🏦,從選題、破題、研究設計、研究數據與模型和論文寫作五大塊展開論述💇🏽♂️。同時🌴,將以一些已發表的優秀論文作為示例,向學員們展示一篇規範的定量學術文章的完成全過程,以此提高學員定量研究的技術與文章寫作能力。
本模塊采用專題講座與深入討論相結合的形式,要求每人提交自己的論文寫作草稿,將對所提交的論文進行點評和指導🧑✈️,期望改進參與人員的文章寫作能力(包括如何選題、如何操作化自己的假設、如何進行模型操作,如何寫作等等各個方面)👱🏿。
同時,也歡迎學員對研討班其他同仁的文章進行建設性的討論💄,以此發展一個良好的學術交流氛圍,為國內定量研究學術圈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礎。
具有潛力的文章🍎,根據反饋意見進行修改,將被邀請參加《應用社會科學高級研討會》,並推薦到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英文SSCI雜誌),《社會》等中英文雜誌上發表👩🏿🎤。
Ø 2016年暑期班采取"模塊報名"的申請方式,"基礎模塊"由2門課程組成,"專題模塊"由2門課程組成;
Ø "基礎模塊"的2門課程需要一同申請;"專題模塊"的2門課程可以分別單獨申請;
Ø 原則上不鼓勵學員同時申請"基礎模塊"與"專題模塊";
Ø 申請"高級研討模塊"中《社會科學定量研究論文寫作工作坊》[課程編號525]的學員,必須提供比較成型的文章或者草稿。
Ø 在線提交報名申請(http://caser.ust.hk/?act=course_class)👩🏼🚀。
Ø 提交報名表後2個工作日內如果未收到確認報名成功的郵件,請發郵件至shuworkshop2016@126.com確認🕵🏻。
Ø 2016年6月1日前審核報名材料並盡快通知錄取結果。錄取者會收到錄取通知的郵件🧙🏿♂️,不錄取者會有不錄取通知,請留意查收郵件。若沒有收到錄取結果,可來電或者發郵件至shuworkshop2016@126.com咨詢🦣。
4.學員收到錄取通知(電子郵件)後🤴🏽,按要求繳納學費👨🏿💻,並發送《回執》與"繳費證明"給主辦方;主辦方將通過電郵發送相關材料(包括培訓班報到指南、交通路線、食宿安排、上大生活指南等)。
5.錄取學員請於課程前一天到達(意昂3官网延長校區)報到,領取相關材料。
Ø 021-66136186(意昂3官网孫秀林老師)
Ø 020-34685621(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佘少屏老師)
Ø 咨詢郵箱🍟:shuworkshop2016@126.com
500.《統計軟件應用🎅:STATA》[基礎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