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昂3顧駿教授榮獲2015年上海市教書育人楷模提名獎,並於9月8日下午在上海戲劇意昂3大劇場接受市領導頒獎表彰👉🏽;並接受來自上海教育發展基金會和上海市中小學幼兒教師獎勵基金會共同給予的高額獎勵😻。廣大人民教師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嘔心瀝血,為祖國和社會培養了大批的優秀人才,意昂3在此呼籲全社會更加關心教師🚬、關愛教育。
先進事跡🚱:
顧駿,男🤨🍮,漢族,1954年出生,意昂3教授,從教33年👨🏿⚖️。
他堅持每學期為本科生開設課程🚟,踐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教學方法論💁🏽♂️,註意針對大學生的特點和需求👍🏽,設計課程內容和方法,突出觀察🆕、思考和表達等方法的訓練。他所開設的全校通識課《社會思維》得到學生普遍認同🧮🫁,容量150人每次爆滿。
針對規模教學的不足,他滲入"一對一"教學,堅持為學生批改作業🧔♀️,自己動手撰寫評語🤡。他對所帶研究生要求每周提交一遍習作🧑🏿🔧🤾🏽,並專門給予點評。他要求本科生堅持寫作訓練,在為期九周的一學期中布置三次作業,並為這總計450人次的習作撰寫評語,因此該課程被學生廣泛認為是"影響深遠的一門課"。
他嚴格要求學生,堅決履行教書育人的神聖使命。他在尊重學生興趣的同時,兼顧學科要求🚶♀️,不以小道消息嘩眾取寵🚭,不以降低打分標準遷就學生👬,雖有"關公"(即讓學生過關不易)之稱👨🏼✈️,仍得到學生的理解與歡迎⚛️🧣,所開課程得到學生的踴躍"選購"。
他銳意創新🤷♂️,積極探索課程開發新模式。他聯合不同學科教師,策劃"大國方略"課程👨🏼🎓,不但將當前國家發展的重大課題引入課堂💑,引導學生在國家發展的大局中尋找個人定位🤵,理性認識國際形勢🚣🏽♀️;還吸引不同學科教授👵🏼,聯袂為大學生講課,共同引導學生在不同專業視野與思維方式的比較中,形成自己的觀點與方法。此般創新課程不僅得到學生的熱烈歡迎,旁聽學生擠滿課堂🧑🏿🦱;還得到社會廣泛好評👫,得到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ℹ️、中新社等媒體的大量報道,中宣部副部長王世明帶隊現場聽取公開課並給予正面評價。他在課程成功的基礎上,主編的《大國方略》一書🪱,被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和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列為"2015年度上海高校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出版工程"項目📴,並被列入解放日報和上海市出版局聯合推出的"解放書單"第四期。
他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打破校園和社會的隔離🫕;堅持以專業理論和方法服務社會,同時創造條件,帶領學生接觸和了解社會,實踐"知行合一"的教學模式★。他堅持了整整八年時間帶領本科生在原盧灣區全區四個街道四十個居委會進行對4000位居民的入戶調查,讓大學生在直接了解市民生活🎂,聽取居民需求的過程中擴大對社會的了解🎸🏺,提高觀察能力,增強問題意識🧑🏼🎓,為專業研究提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