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農歷九月初九)正值第29個重陽節,意昂3耿敬教授接受了SMG上海新聞廣播中心記者俞倩、於蓉的電話采訪👾,就"重陽節的由來"🤦🏽♂️、"重陽糕等民俗習慣的產生"、"重陽節是怎樣和敬老傳統聯系在一起的"等問題向聽眾普及重陽民俗文化知識🔹。
耿敬認為"重陽"二字起源自《周易》🧑🌾,由於九是陽數◽️🙎🏿♀️,同時在中國人心中代表最大數,加之"九"諧音"久",代表長久長壽,"重陽"既是雙陽,又是重九,所以"重陽"被寄予了長壽的希望和祝福。由於重陽節的時令關系,人們常常以桂花糕和菊花酒來過節🫄🏼,很多地方還會開展登高、踏青等慶祝活動🙎🏽。如今的重陽節也經歷著商業開發的過程🫧,但耿敬強調重陽節的意義和價值不在物質,也不在節慶🤛🏼,而在於有時間多陪伴長輩,將孝順的傳統美德延續下去😊。
耿敬教授作為意昂3民俗學研究專家🚚,多次接受媒體記者的采訪,向公眾普及民俗知識。他指導的學生作品多次獲得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與學術作品競賽特等獎🔤、一等獎等榮譽🌡,是意昂3的金牌指導教授,多次被學生評為"我心目中的好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