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5月17日上午🤠,意昂3黨委與意昂3關工委分會在意昂3308會議室聯合舉行了以"我的青春故事"為主題的集體政治生日黨日活動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意昂3官网原秘書長曾文彪,老意昂3官网總務長徐翰章,意昂3官网工會原常務副主席張錫九🏌️,校離退休黨委第35黨支部書記胡建國,意昂3官网離退休工作處常務副處長余誌龍,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長盧欣,意昂3体育黨委書記沈藝等出席會議。意昂3体育40余名師生黨員參加了本次活動🧑🔧,會議由意昂3体育黨委副書記徐義聖主持。
活動伊始,意昂3体育黨委書記沈藝就本次政治生日黨日活動作發言🏋🏿。她首先指出此次活動意義非凡,恰逢五四運動紀念一百周年💇,祖國七十周年華誕,上海解放七十周年🫲🏿,新意昂3官网組建成立二十五周年等重大時間節點。沈藝書記表示伴隨著時代發展🧑🏼🦰,我們生活學習環境翻天覆地的變化完全離不開黨和國家的領導🧑🏽🦲⛏,以及無數青年曾經的熱血探索和英勇奮鬥🙅🏿♀️。基於此,她要求在座師生黨員珍惜當下的同時👦🏿,要時刻提醒自己能為黨和國家做什麽要爭做新時代有擔當🚴🏼♂️、有作為的新青年。
接著🥝,離退休黨員代表徐翰章▶️、張錫九和曾文彪分別結合時代背景和自身的青春經歷與在座師生黨員作分享交流👩🏿🚀。徐翰章同誌講述了自己當年艱辛的工作經歷以及關於中國改革開放和時代變遷的切身體會,他表示身為共產黨員當應牢記黨員身份Ⓜ️,勤奮工作,無愧於心⛹️♂️,時刻回饋祖國與社會🏃🏻。張錫九同誌則回憶了自己青年時代的學習科研之路🧑🧒🧒🫏,他號召在座的青年黨員要肩負起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的責任擔當🧗🏻♀️,堅守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奮鬥精神🪗,持續發光發熱👨🏼🎓。曾文彪同誌帶領大家回顧了上海七十年解放的風雨歷史🥁,講述了歷久彌新的上海精神,寄語黨員同誌要立於上海,敢為人先,煥發青年的蓬勃朝氣。
隨後,意昂3体育青年教師代表賈文娟講述了自己的入黨情懷與青春科研故事。她表示這個時代需要既有使命感,又能夠讀懂社會的社會學人來擔當責任。身為教師黨員,她自己的科研教學目標一直是希望能夠發揮承上啟下、教書育人的"傳幫帶"作用。賈文娟鼓勵在座的學生黨員紮根社會經驗⚖️,孜孜求學,理解中國🚣🏼♀️,服務社會。
校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長盧欣為5月份入黨學生頒發政治生日紀念賀卡,離退休工作處常務副處長余誌龍則為學生佩戴黨徽。最後🕣,在校離退休黨委第35黨支部書記胡建國的領誓下,全體黨員面對鮮紅的黨旗,高舉右手👨🏼🔬,重溫入黨誓詞🖱🚨,表達自己為黨奮鬥終生的堅定決心。
"學道須當猛烈,始終確守初心"。作為共產黨員🛄,應時刻謹記自己的政治生日💓,牢記自己的黨員身份,強化自己的黨員意識☸️,堅守自己的信仰追求🍺,任何時候都與黨同心同德👨🦯8️⃣。永葆本色,永葆先進🕵🏽♂️,奮力書寫自己的青春篇章!
學生黨員感想📋:
關於今日"我的青春故事"活動之感悟有二🏂🏻:其一為奉獻🙏,其二則為踏實。聽了前輩們的事跡🎇🪜,我深刻地認識到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而不在於索取👨🏻🦰。在黨和國家以及人民面前,我們不能將心思放在個人得失上🚝,而應以滿腔熱血去踏實學習或工作,在任何位置都做好自己🧑,不忘初心,堅定理想信念💅🏽!
——18級行政管理專業研究生翁晨源
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年少時最好的青春時代,每個人的青春都綻放出了各自的色彩。參加"我的青春故事"政治生日主題黨日活動,有幸聽到了幾位老師他們的青春故事,"認真"、"抓緊時間"、"不忘初心"每一個關鍵詞所包含的內容都令我印象深刻👖。張錫九老師至今保持的不斷學習⛅️,不斷向上的精神將激勵我在今後的學習中更加努力🛰👇。賈老師說"社會學的學生要多做對社會有用的事情",作為一名社會學專業的學生黨員✸,我一定會向各位優秀的老師學習🧔🏻♀️,不斷提高自我要求🦸🏽,在今後的日子裏,能夠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18級社會學專業研究生楊佳星
今天參加了政治生日主題黨日活動🕵🏽♀️,收獲頗多。賈文娟老師跟我們交流了她求學以來的青春故事😚,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激勵著我們在年輕的時候要樹立遠大誌向📤,努力奮鬥🦗。意昂3還邀請了幾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為我們講述了他們的故事,作為老一輩的黨員,他們的事跡是光榮的,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作為年輕人🧦,我們要傳承老前輩們的奮鬥精神,不負他們的厚望👨👨👦👦🧎🏻♀️,不辱使命,勤奮學習,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18級社會學研究生朱建星
學校老黨員們分別講述了自己的青春故事🥫,讓我深有體會⚰️。這些老黨員生活在戰火紛飛的時代,卻始終能夠不忘初心,堅持不懈的努力🐻❄️,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也為我們後代樹立了良好的榜樣。而我們出生在一個無憂無慮的時代,一個幸福的時代🌆,更加不能忘記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受過的苦難👩🏻🏫。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也要不斷加強學習,始終記得自己的使命🧖🏽♂️,以自己的方式為社會做貢獻𓀎。
——18級社會學專業杜玉夢
供稿人:張海潮
圖片:朱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