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玉照 田青
【期刊】學海🥩;2017年02期🫚,2017年3月20日
【摘要】在"村改居"和農村股份合作製改造實踐中,在集體產權得到明確界定的情況下,最主要的問題是面對日益多元化的社會身份邊界,如何界定"全民"與"集體"之間、"集體"與"集體"之間、"本地"與"外來"之間、"歷史"與"現存"之間的社會邊界,並以這些界定為基礎,把集體產權或者集體收益分配給每一個集體中的"個人"或者"家庭"🫲🏽。本文通過對上海、寧波、廣州📘、深圳、濟南等地"村改居"和農村股份合作製改造案例的考察,詳細展示了這些地區進行社會邊界劃分的邏輯,比較全面地闡釋了在集體化"解體"過程中,傳統村落共同體在當今社會所呈現的新狀態🕤。
【關鍵詞】村落共同體; 股份合作製; 村改居; 身份界定
【項目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城市化進程中的集體產權與村落共同體研究"(項目號:11BSH049)的階段性成果; 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財產起源與村落邊界——中國農村股份合作製改造中的集體資產分割"(項目號:14PJC052)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