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誌勤🪨↩️; 胡玉福
【期刊】 《文化遺產》 2015年5期
【摘要】 民間藝術的傳統手工技藝一直被奉為需要我們固守的一片聖地,但在現代社會,民間藝術遭遇機械工藝🚴🏼♂️、電子技術等現代技術變革的沖擊已是不可回避的問題。社會上乃至學術界悲鳴之聲不絕於耳,大都傾向於以消極的態度看待民間藝術中的新技術運用👂🏻。但是,如果從民間藝人的生活狀態及社會文化的發展變化來理解的話,可以看到民間藝術的機器生產是具有兩面性的,在被否定的另一面,機器生產的掛門錢與手工生產的掛門錢同樣被社會所接受;並且,在被市場淘汰的浪潮中,仍然堅守掛門錢手工技藝的民間藝人,其目的從為了生計手段轉向於為了藝術傳承🧑🚒。也就是說,一直被研究者作為研究對象的民間藝人,今天才真正意識到自己原來是個藝術創造者――這就是民間藝術的"藝術"再發現🧕🏽。
【關鍵詞】 掛門錢; 機器生產; 民間藝術🏌🏽♂️Ⓜ️; "藝術"再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