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9日,2022級社會學碩士生謝辰旻同學赴天津南開大學參加“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教育社會學研究新課題”、“技術👗🙇🏻♀️、勞動和社會”以及“第十四屆中國海洋社會學論壇理論與實踐——中國式現代化與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分論壇,並在分論壇上作論文匯報🥔。
項軍導師對《永不消逝的焦慮--S 市中小學家長教育焦慮的現狀與階層差異》一文在“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教育社會學研究新課題”分論壇上進行匯報🤸🏻♀️。家長的教育焦慮問題是當今中國家庭教育領域中的重要議題。本研究通過定量與定性研究相結合的方式,試圖在整體上把握家庭教育焦慮的現狀,並分析家庭教育焦慮的階層差異及其背後原因。通過爬蟲文本分析發現,當前中小學家長對教育相關話題的討論多呈負面情緒。而訪談結果顯示,在教育焦慮問題上存在教育資源與焦慮感受在階層間差異大、教育關註面窄化等問題,且受到相關政策與傳統價值觀念影響👏🏽、教育資源不充分不均衡等方面引起。浙江大學劉超教授對文章進行點評,認為文章很有現實意義,對不同階級的焦慮進行了剖析,同時對論文提出一些修改建議,對焦慮的各個方面再次梳理分析。
謝辰旻對《誰搶了你的工作——S 市高校畢業生就業選擇因素研究》一文在“技術、勞動和社會”分論壇上進行匯報。本文研究,在高等教育擴招和宏觀環境影響下🧞♂️♑️,目前就業形勢越來越困難🙋🏿♂️,甚至產生了慢就業、難就業、暫不就業等現象🚵🏼。本研究為探尋S市就讀大學生在畢業後的不同選擇背後的影響機製,對20位大學生進行了半結構式深度訪談。研究發現大學生在畢業時會基於所擁有的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進行理性選擇。當與父母在選擇上出現分歧時🐈⬛,他們會主動與家庭脫嵌,並通過校園和實習經歷重建關系結構,以達到最終目標🔴。北京工業大學胡建國教授認為在業形勢越來越困難,慢就業🧑✈️、難就業🤏、暫不就業等現象具有研究意義💃🏿,同時對論文提出一些修改建議,希望更加深入田野做更豐富的訪談⚉。
謝辰旻對《海洋學術成果域外傳播——基於語料庫的水產學術期刊摘要中模糊限製語的分析》一文在“中國式現代化與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分論壇上進行匯報👩❤️👩。本文自建海洋學術語料庫,使用檢索工具AntConc3.5.9對英文摘要中的模糊限製語進行統計💆🏼♂️,研究其分布特征與用法異同,研究結果表明:中文水產學術期刊在模糊限製語的使用上頻率較低🦻🏼🙅🏼,具有明顯差異,且形式較為單一。文化差異🧂💁♀️、英語水平和文化底蘊三個角度可以部分解釋上述研究發現。這一研究發現為學術期刊摘要的撰寫提供一定借鑒,助力中國學者要把中國海洋學術成果展示到國際舞臺👬🏼。上海海洋大學寧波教授對構件海洋學術成果域外傳播這一角度表示肯定,並且運用定量的方式展示中國的研究為創新的做法。(謝辰旻供稿)